“专家建议”引发争议,建议“专家”少点建议

  2月2日,抖客网,一条名为“专家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足”这条视频冲上热搜,视频中专家认为年轻人对于收入的不满意归于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,并且称“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,人家只要你的一半的工资就能干跟你一样的活”引发了群嘲。这不是专家建议第一次引发网络争议了,近几年,专家建议层出不穷,甚至大量网友表示:“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”。

  专家在百度百科的定义是在学术、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;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;还应该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,有着行为准则的人。由于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,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普通大众的选择。“专家建议”的出现,让网友直呼:专家变成“砖家”。

  微博词条显示,大部分的言论在进行推广传达的时候,都是简略地冠以专家的名号,从而达到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。一些专家的身份介绍多为社会企业的负责人和一个大学学历身份,网友在搜索的时候甚至都查找不到专家的学术成就。更有甚者,在内容中对于这个专家姓名,学术成就,研究经历这些丝毫没有提及,不禁让人怀疑这个专家是否真的存在。专家这个头衔的扩大化,导致了专家们以多而不以精的趋势出现在大众视野。一些完全不够格的人也来自称专家,降低了专家的可信度。

  其次,专家的建议应该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而不是脱离群众,变得不食烟火气。从一个对大众生活认知不清的专家口中提出的建议,注定算不上一个值得被认可接受的好建议。专家长期接受着最好的资源,研究着最前沿的领域,若只沉浸在学术的海洋里,带来的后果就是不了解群众真实生活。可是对于房地产,养老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,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大众生活情况,只是一昧地从专业的角度去证明建议的必要性和所带来的好吃,只能遭到大众的嘲笑。

  况且有些专家所提出的建议根本就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,或者是大众都知道的“废话”。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是80后90后等年轻人,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建议从小听到大,毫无新意。对于年轻人来说,这些建议不是他们想要的,早睡早起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建议远远没有就业、工资等这些关系着他们现在生活的建议来得有意义。当专家的建议不能再为大众的生活提供帮助时,这些建议就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是让人产生专家只会讲废话的错觉。

  大众所抗拒和排斥的并不是专家建议本身,疫情期间减少节假日人口流动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并为我国疫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作用。专家在提出建议的同时,应该思考这份建议对大众来说究竟有没有意义,切莫让专家的名头变得空乏。专家建议应该是时代下生活的指示灯,而不是连老年人都不愿意相信的早期公众号类文章。专家建议不是攀比栏,贵在所需而不贵在多,减少虚假的建议,让“专家建议”在大众心中重新成为科学正确的代言词,才是专家能为大众做的最好的事情。

原标题:【“专家建议”引发争议,建议“专家”少点建议
内容摘要:2月2日,一条名为“专家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足”这条视频冲上热搜,视频中专家认为年轻人对于收入的不满意归于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,并且称“可能在泰国或者在越南,人家只要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200929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上百盒布洛芬被扔进垃圾桶,过期药品该如何处理?
下一篇:给不合法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划红线和底线